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引起熱烈反響

日期:2021-04-25 10:27:11

 雨花組歌國家大劇院.jpg

  “雨花英烈精神,與天地共存,與日月同輝,永遠飄揚在——信仰的旗幟上!”4月23日晚,由南京邀請國內優秀的藝術家團隊創作完成的大型交響組歌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在國家大劇院上演,本場演出由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執棒,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、合唱團和南京市歌舞劇院聯合出演。

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此次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登上國家大劇院,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和重要內容,讓紅色基因“乘著歌聲的翅膀”繼續傳承,引起強烈反響。北京觀眾用如潮的掌聲表達著對作品的喜愛,表達著對雨花英烈的崇高敬意。4月24日晚,這部大型交響組歌還將在國家大劇院再次上演。

音樂激昂中,雨花英烈精神“聲”入人心

  4月23日晚7點半,伴隨伴隨著莊嚴大氣的序曲《忠魂》,大型交響組歌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拉開帷幕。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里,氣勢恢宏的交響組歌、真實感人的英烈事跡、生動鮮活的藝術再現,一場用音樂串起的跨時空對話,感人至深、動人心魄。鄧中夏、惲代英、黃勵、郭綱琳、吳振鵬、史硯芬、丁香、袁咨桐等雨花英烈形象一一展現。在16首激情澎湃、飽含深情的交響組歌中,雨花英烈的感人故事、崇高精神和堅定如磐的初心,“聲”入人心。

  這些烈士中既有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、青年領袖這樣的覺醒年代第一批“播火者”,也有受過良好教育,為了給人民謀幸福、民族謀復興的崇高理想信念而投身革命的青年志士。他們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、代表了堅定不屈的信仰、代表了在殘酷環境中依然保有的美好情懷、代表了革命人永遠年輕的精神。

2.jpg

劇目簡介

  南京雨花臺,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殉難地。在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,中華民族成千累萬的優秀兒女集中在這里慷慨就義,用血肉之軀鋪就了新中國的誕生之路,鑄就出一種時代精神——雨花英烈精神。2014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指出,在雨花臺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,他們的事跡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、高尚道德情操、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,要注意用好用活豐富的黨史資源,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
  這部大型交響組歌以“無名英烈”與“烈士陵園講解員”貫穿整場,無名英烈是所有雨花英烈的化身,也是全劇的主講人;講解員既講述烈士故事,也是當代青年的代表,在劇中和無名英烈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。在全劇的各個篇章中,歷史與當代交替進行,英烈的目光注視著當代,當代青年在對英烈的回憶與緬懷中激勵自我、堅定信仰,兩代人隔著時空展開心靈的交流。通過年輕的英烈和當代年輕人的對話共振,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力圖打通當代與歷史,用歷史觀照現實,激發共鳴,傳承革命精神,擦亮新時代的信仰之旗,讓雨花臺的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傳承發揚,讓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薪火相傳。

3.jpg

  觀看演出后,觀眾對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給予高度評價。“這是一次精神洗禮,一次心靈對話,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。”不少年輕觀眾表示,用文藝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更生動、更形象、更吸引人,讓他們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,“從雨花英烈的事跡中可以汲取營養、汲取力量,我們要將雨花英烈精神傳承發揚下去。”“以前知道雨花英烈,但對他們的印象有些模糊,只是單純地知道他們是一群很偉大的人?,F在通過舞臺呈現,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,讀懂了他們為何如何偉大。這部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,讓我知道了信仰可以如此動人。”觀眾張啟民表示。90后觀眾顧洋用“整整一個晚上的震撼”來形容這場演出。他激動地告訴記者,置身于磅礴的演出現場,更加感受到英烈精神的壯闊,感受到共產黨人的偉大。“今天晚上的演出讓我感覺是一次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。讓我在聆聽一首首歌曲的時候,一直在問自己,同樣都是年輕人,雨花英烈在他們那個年紀已經如此英勇偉大,今天的我們,能做些什么?該做些什么?”觀眾趙巍巍是一名年輕黨員,他說,從演出開始到走出劇場,心情久久不能平靜,一直有一種情緒在流淌,久久地縈繞在心頭,那就是兩個字——“偉大”。

  話劇《雨花臺》、越劇《丁香》、文獻紀錄片《致未來書》……近年來,南京關于雨花英烈題材文藝作品不斷涌現。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這次通過創新講述,再次打動了觀眾,尤其是年輕人的心。

  “用組歌傳承弘揚雨花英烈精神,我覺得是一種比較好的形式。”著名詞作家王曉嶺此次擔任《雨花臺——信仰的力量》藝術總監、撰稿、作詞,在他看來,組歌可以采用高屋建瓴的方式,站在一種統攬全局的高度和視野來講述,同時它既能增加總體的觀照,也容易具體到某一個人、某一個事物,既能大氣磅礴,也能細致入微。“雨花臺是這么富有詩意、這么美好的名字,也恰恰是英烈們的品格、精神、信仰的一種寫照。在歌詞中我們大量采用了英烈們的詩抄和原話,使之更具有真實性和歷史感。”王曉嶺說。

  此次擔任音樂總監和作曲的是著名作曲家印青,他在南京生活、工作過多年,對雨花臺和雨花英烈非常熟悉。他與女兒青年作曲家印倩文歷時大半年的創作,不斷思考、不斷調整,最后,譜寫了16首風格不同,但精神力量一脈相承的曲目。印青在創作過程中,注重三方面的結合——革命性與抒情性,民族性與時代性、藝術性與大眾性。“既有較高的藝術含金量,同時又能讓普通觀眾接受并喜歡,并且能打動年輕人。”

  “沒有任何東西比音樂更單純,更能夠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。”著名指揮家張國勇認為,黨史學習教育,如果能夠“乘著歌聲的翅膀”直接打動人的話,力量是無窮的。“有時語言不能表達的東西,音樂可以。”他坦言每一次揮舞起指揮棒,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,“這部作品除了緬懷、傳承,還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,尤其是對現代人而言,影響和意義更是重大。”

  演員們的全情投入,更是讓藝術感染力直抵觀眾心靈深處。王凱出演的史硯芬烈士,唱起《訣別信》,歌詞幾乎是他給弟弟妹妹訣別信原文,他的長袍上,也印著訣別信的字句。“雨花英烈太偉大、太無私。”王凱說,排練時唱到“好吧,弟妹!今生就這樣與你們作結了”,每每忍不住要哽咽流淚,“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,從雨花英烈身上,就可以看到答案。”

版權所有?南京市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蘇ICP備13000330號-2
地址: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白下路273號伯利茲科技園B2棟8樓
市場部:025-58061378   辦公室:025-58062368

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|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|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|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